rss
    0

    开云APP-两队角力搏杀,拼尽全力战图胜负

    2025.07.18 | 开云体育 | 28次围观

    有些创业者会遇到这样的问题,你这个项目不错,但如果腾讯、百度、阿里巴巴这些公司也做这个了,你怎么办呢?

    两队角力搏杀,拼尽全力战图胜负

    以前许多创业者被问到这样的问题,都不知怎么回答,一方是互联网巨头,一方是初创公司,一只大象和一只蚂蚁的竞争,胜负好像根本不用说,但真的是这样吗?

    我觉得还真不一定,如果创业者正在做的项目腾讯、百度、阿里巴巴他们也有事业部做,那对创业者来说也许是好事。

    为什么这样说呢,因为据观察,如果初创公司和大公司的某一个部门在做同样的项目,一般大公司的部门做不过初创公司,这是为什么呢?

    大家都听过狮子和羚羊的故事,有一只狮子追一只羚羊,结果没追上,别人就嘲笑狮子,你连只羚羊都追不上,狮子说,这很正常啊,我追不上羚羊,就会损失一顿午餐,但羚羊被我追上了,命就没了。

    同样的项目,大公司做不成也无所谓,他们已经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和利润来源,但初创公司就没这种心态,他们必须破釜沉舟,拼尽全力,要不公司就倒闭了。

    除了做事的心态不同外,大公司的官僚主义也会极大降低效率,而初创公司的效率就高多了。

    几年前我有幸加入一家生鲜电商的初创团队,三家很有背景和资源的出资方,其中一家出资方是北京的农产品巨头,两家公司是香港的投资公司,在香港证券行业很有影响力,也就是说公司在香港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
    公司还没注册,就有一千万资金到位,还有各种优厚资源。比如出门办事有专门司机开别克GL8接送,比如两个人就占据北京的一层办公楼,比如去神州数码谈这个项目的ERP,神州数码公司会在大门口的电子屏上打上欢迎词。

    但最后呢,没做起来,问题很多,三个投资方,决策效率很低,一个公司名字讨论了几个月也没定下来。

    领导不放权,每天要用skype和在香港的老板电话会议,谈一些细枝末节的琐事。

    用做大公司的思路经营初创公司,一开始就愿意花上百万找神州数码做ERP,但在团队建设上很慢,团队成员主要是三方派出的相关人员,外部招聘迟缓。

    在种种问题的困扰下,虽然有许多资源,生鲜电商的方向也很好,但还是被拍在了沙滩上。

    假设一下,如果是一家小公司来做这件事呢,也许没这么多资源,但决策迅速,没有这么多官僚主义的束缚,虽然也不敢说肯定能成功,但肯定比这家公司跑得快一些,走得远一些。

    经过这次事件,我就发现,真的许多大公司某个部门负责的业务,一般来说是竞争不过初创公司的。

    一是心态不同,有些大公司的人甚至恨不得这个业务早点关门,自己能调到更好的部门去。

    比如这家生鲜电商的团队成员中,有一位是北京那家农产品巨头派来的,他原来就是农产品巨头公司旗下一家豆芽厂的老总,产品遍布北京各大商超,总部派他来新公司创业,他当然不太乐意,他真是恨不得这个公司做不成,回去当老总,这点肯定没法明说,但从做事上还是能看出来的。

    二是官僚主义,一件事小公司可以马上拍板,大公司就要层层上报等审批。

    大公司的部门业务为什么做不过初创公司,还有一个问题,来自公司内部即得利益方的阻力。

    比如柯达为什么死掉,我们都知道柯达是胶片时代的霸主,因为数码相机的兴起衰落,但可能有些人不知道,数码相机其实是柯达发明的技术。

    但当时他们胶片市场的利润太好了,如果发展数码相机,必然会损害他们胶片市场的利润,自己革自己的命,当然不容易。

    胶片部门为柯达创造了大量利润,当然也很有权力,自然会阻碍数码部门的发展,结果其他公司的数码相机发展起来,柯达就没落了,这时再想发展数码相机也晚了,一步差,步步差。

    两队角力搏杀,拼尽全力战图胜负

    所以其实初创公司不要怕大公司的部门做同样的事,虽然他们资源多,但分到某个部门的资源也并不一定多,而且受到各种束缚。

    以前创业者害怕腾讯、百度、阿里巴巴做和自己类似的项目,现在我觉得这个观点可以变一变,如果有大公司做类似的项目,对小公司来说是好事。

    一是大公司在立项前都会精细的调研和考察,他们认定的方向是比较靠谱的,二是他们存在心态、效率、官僚主义等多种大公司病,他们竞争过初创公司的概率并不明显。

    所以不用怕你正在做的创业项目,大公司也做了,这证明你的选择方向得到大公司的肯定,没准会因此得到更多投资方的认可,甚至被这家大公司看中,得到他们的投资。

    刚才说的是如果创业者做的项目,大公司也做了,没什么可怕的,是好事,其实我还有一个更疯狂的想法,就是借鉴大公司的部门业务去创业。

    比如你不知做什么,想找个咨询公司吧,又请不起,那就看看大公司有没有做什么新业务,他们开展新业务肯定是经过反复论证和市场调查的,也可能会有专业咨询公司提供的方案。

    许多大公司的新业务其实都很有前景,只不过因为心态或官僚主义等大公司病没做起来,那创业者学他们就好了。

    创业者从模仿大公司的新业务入手,未尝不是一种创业思路,不过这话让腾讯、百度、阿里巴巴听到,一定不以为然,或者心生幽怨,不带这么欺负大公司的,这也太不拿豆包当干粮了。

      微信公众号:富日记,furiji(长按可复制)

    QQ:2622078426

    新浪微博:富日记

    富日记,我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地方,写得不好,多多指教

    版权声明

    本文仅代表开云体育观点。
    本文系授权开云体育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    发表评论
    标签列表